您好,欢迎来到大米供销平台 !会员登录|立即注册 VIP服务 |设为首页 |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热点资讯 » 正文

江苏姜堰:特色种植多元化 深加工延伸产业链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11-18  浏览次数:872
核心提示:  乡村振兴,产业是关键。但如何选、怎样做,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,是每个地方面临的共同问题。在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孙舍村,特色种植成了
   乡村振兴,产业是关键。但如何选、怎样做,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,是每个地方面临的共同问题。在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孙舍村,特色种植成了集体增收的“主引擎”,也让当地在强村富民的道路上阔步前行。今年,孙舍村的玉米种植面积约50亩,亩产2800斤左右。目前,村民们正忙着采摘,陆续发往无锡、上海等地。在我市,玉米大多是露天种植,而当地却采用轮作模式,利用现有大棚,先给大葱育苗,之后再种玉米,既最大限度保证土壤肥力,又可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。算下来,每亩收入达到5000元,比单一种植粮食作物,高出一倍。100%农业用地、传统种植业为主,这是孙舍村面临的基本村情。2020年以前,当地村集体收入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扶贫资金,“造血”能力不足。如何扭转被动局面?2020年,拜建军担任孙舍村党总支书记,致富增收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重要课题。彼时,相邻的大安村在芦笋种植上做得风生水起,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于是,拜建军作为“头雁”,发动当地干部集资凑出“第一桶金”,复制邻村经验,这也成了孙舍村在产业发展上迈出的第一步。初次尝试很成功,芦笋迎来大丰收。但很快,又碰到了一个大麻烦。“提前联系的一个客户,到第二次约定的时间,对方却不来了,一下子积压了三吨的量。恰逢春节,市场价格又高,正是急死了。”拜建军回忆说。对于农产品来说,销路不畅是致命的。此后,孙舍村都是先跑市场,再定项目,不断完善相关设施。目前,这里已形成种植、加工、运输、仓储为一体的配套体系。当然,单一种植难以支撑村集体的长远发展。除了芦笋,孙舍村又选择了一个新品种——大葱。再过四个多月的时间,这里大葱将收获上市。在北方,大葱一般是秋天收获。但这时候,孙舍村才刚刚种下。利用反季节优势,打个时间差,再推向市场,大葱便成了紧俏货,自然能卖个好价钱。同时,当地还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,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,优化种植方式,降低风险,提高品质。算下来,今年的效益高于去年,亩产1.5万斤左右,能为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。除了农产品多元化,孙舍村还不断延伸产业链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包括芦笋深加工后的芦笋茶,打造农产品共有品牌——白米孙舍等等。今年,当地又流转了40亩土地,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,种植羊肚菌,并打算进行深加工。数据显示,今年孙舍村的村集体收入将达到87万元,较2019年增加了两倍,带动60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。孙舍村也从白米镇17个村排名倒数第一,变成稳居前八,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种植转变为芦笋、大葱、玉米、羊肚菌等多元化的种植模式。如今的孙舍村物阜民丰,道路宽了,环境美了,村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也更足了。“平时没事就去合作社,打打零工,一年也能挣一万多元。”村民吕桂喜说。“包括村庄人居环境,各方面都挺好,也有丰富的文化业余生活。有时候,组织文艺演出在村部大舞台,我们也经常去看。”村民唐国华说。种植技术、市场行情、未来趋势,一提到和产业发展有关的数据,白米镇干群总是如数家珍,曾经的“门外汉”变成了行家里手。围绕乡村振兴这个大课题,孙舍村通过实践给出了参考: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寻找出路,及时跟进市场讯息,从单一向多元渐进式发展。期待这里续写更多“乡村振兴”的新篇章!记者:聂庆桢 陈小康编辑:钱美晶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广告服务
主办单位:四川嘉禾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12182号


川公网安备 511921020001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