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大米供销平台 !会员登录|立即注册 VIP服务 |设为首页 |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市场分析 » 正文

湖南杂交水稻的科技内核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6-27  浏览次数:165
核心提示: 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《中国粮,稳产保供看开局》,以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排名前十的农业大省为样本,剖析当前形势下,如何继续发挥政策和作物优势,孕
  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《中国粮,稳产保供看开局》,以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排名前十的农业大省为样本,剖析当前形势下,如何继续发挥政策和作物优势,孕育农业新生机。25日推出第十篇:《湖南杂交水稻的科技内核》。

  湖广熟,天下足。湖南省的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二,一直是全国稳定提供外调商品粮的省份之一。 2021年,湖南完成粮食播栽面积7137.6万亩,产量614.9亿斤,创近6年新高。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是对湖南地貌的概括。这里以占全国2.8%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.5%的粮食。湖南还是我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的省份,科技为守护“米袋子”做出了重要贡献,袁隆平“高产、更高产”的梦想正由后来人接棒。

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魏中伟:刘叔,你上午打了多少田了?

  村民老刘:打了四五亩了。

  魏中伟:这块田我后面是打算插秧做试验用的,麻烦您把这块田打平一些,多打两遍,把土打碎。那辛苦您了。

  临近6月的湖南,早稻尚未抽穗,晚稻秧田已开始打地准备。湖南长沙春华镇金鼎山村,“老把式”老刘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魏中伟的指导下耕作,双季稻试验田里正酝酿着新的萌发。魏中伟介绍,湖南是我国双季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,各个试验点就是高产、超高产杂交水稻培育的突破口。

  魏中伟:这是湖南省的重点项目, 为了支持袁老师的杂交水稻事业,特意给我们选择了集中连片的、条件设施非常好的(试验田),来开展杂交水稻先进技术研究。我们的研究方向跟全国其他地方是有点差别的,因为湖南省是中国的双季稻区。

  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并设计“三分地养活一个人”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,也就是“三一工程”,2021年,“三一工程”增产粮食20.9万吨,新增经济效益4.3亿元。

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绍,去年以来,湖南持续加大增强双季稻推广力度。在全省33个县市的示范基地中,采取早稻加晚稻的双季稻模式的县市由原来的12个,增加到了17个。

  李建武:(采用)早稻加晚稻模式的这17个县市,每一个县,我们至少要求示范面积2000亩以上,(这是)非常大的面积,就想把我们选的品种,还有配套的栽培技术,通过农业局牵头,在种植大户还有农业合作社那边来做示范,带动每个地方周围的农户,提高种早稻和晚稻的面积和产量。

  杂交水稻要想不断向高产迈进,选种育种是第一步。魏中伟所在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正在于此,他们奔走于田地间和实验室,不断寻找高产的基因密码。

  魏中伟:首先要收集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资源,然后在大田进行筛选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。我们(通过)分析,比如说株叶形态、光合作用等等,还有一些生理生态的表现,利用生物技术手段,希望能够找到高产的基因,我们也希望创制一些高产的材料,继续引领我们杂交水稻超高产的研究。

  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,“高产,更高产,是我们永恒的主题。”粮食高产,袁隆平有着良种、良法、良田和良态的“四良配套”诀窍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就是研究“良法”的团队“带头人”。选定了第三代杂交水稻的高产良种后,开始了栽培技术的“修炼”。通过两年的高产攻关点验证,多个试验点都实现了亩产3000斤的目标。

  李建武介绍,让高产从“试验田”走向“农民田”,真正实现大面积高产,难在要有简易操作、农民一学就懂的技术。

  李建武:每年播种之前,我们都会组织这些基地的农业局负责人,还有相关的种植户、技术人员,到我们单位进行培训,就全年的计划一起沟通,怎么做、用什么品种、用哪些技术,每个点我们都会指派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。在很关键的种植节点上,我们都会到下面去,进行现场指导。

  2022年,湖南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、产量600亿斤以上,其中早稻1800万亩。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李宇玲介绍,今年全省粮食稳产保供目标开局良好。

  李宇玲:目前全省完成早稻面积1816万亩,超计划任务16万亩,当前已进入分蘖盛期,发育进度略快于常年;中稻已播种(秧田折算大田)1152万亩,截至5月22日,大田实际栽插608万亩;一季晚稻已陆续开始播种。

  春风又拂过稻田,转眼到了5月22日。袁老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年。新一代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已经接过接力棒,扎根在泥土里,完成杂交水稻的技术攻关。

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远艺:袁老师对我们要求最多的就是让我们多下田,袁老师经常说,电脑里种不出水稻。我们单位的科研人员、工作人员也都把袁老师的这句话,当做做这个行业的基本要求。从选种子开始到播种,20多天以后插秧,插完秧以后灌水、施肥、打药、管理,一直到开花,我们要做杂交、做观察、做记录,到最后收回来的时候,我们要清理种子,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田里面。

  湖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副教授李丁:袁老师一直有句话,一定要守住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,这事关粮食战略安全,所以我想杂交水稻不仅是对我们整个大团队,还是对个人,都是毕生的事业,是一定要持续走下去的。

  如今,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试验基地已经遍布全国。海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山东,都有杂交水稻的试验基地。

  耐盐碱水稻研究的步伐,最近几年明显加快。今年3月31日,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挂牌。我国有约3.4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,曾被认为不合适粮食生产的盐碱地,拥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。李建武介绍,“在中国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”也是袁老生前的梦想。

  李建武:(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)总部是在我们三亚崖州,全国还有很多个分中心,在同步进行协同攻关,完成品种的选育和相关配套技术的示范和推广。一些耐盐碱(杂交稻)的成熟品种,我们已经参加了区域适应性试验,这一两年就会推出稳定的品种,可以进行大面积种植了。

  作为产销第一大省,湖南每年向省外提供8000余万斤杂交水稻种子,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;作为杂交水稻技术的科研攻关中心,湖南农业科技人接续奋斗,让袁老播下的“种子”,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根发芽。

  醴陵市李正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正春:我们去年亩产有1400多斤,今年的目标是(亩产)1600到1700斤。

 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李宇玲:今年全省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,切实加大种粮奖补力度,多措并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,我们相信,今年稳产保供的任务一定能够完成。

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:(目前)从我们这十几个双季稻试验点的情况来看,只要后期六七月没有很极端的天气,应该是可以达到增收的目标。我们年轻一代会继续完成袁老师“高产,更高产”的“禾下乘凉梦”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广告服务
主办单位:四川嘉禾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12182号


川公网安备 511921020001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