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大米供销平台 !会员登录|立即注册 VIP服务 |设为首页 |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市场分析 » 正文

盘山县现代农业富民强县繁荣新农村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1-17  浏览次数:113
核心提示:  盘锦大米享有盛名,而盘锦大米中的利是、柏氏等品牌则成了消费者的首选。在2007中国优质稻米(盘锦)交易会上,盘山县的利是、柏氏两米业公司分别与
   “盘锦大米”享有盛名,而“盘锦大米”中的“利是”、“柏氏”等品牌则成了消费者的首选。在2007中国优质稻米(盘锦)交易会上,盘山县的“利是”、“柏氏”两米业公司分别与域外客商签订了1.2亿元、1.3亿元的购销合同。据了解,如今盘山县61万亩水稻从生产到销售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。全县有大米加工龙头企业11家,有远近闻名的沙岭大米批发市场,同时有35万亩水田与大米生产企业签订了购销合同,通过产业化经营,水稻“含金量”不断提高,最高每市斤可达7元左右。而这仅仅是盘山县现代农业诸多亮点中的一个。

  夯实物质基础 改善农业设施条件

  改善农业设施,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。盘山县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、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,大力加强农田水利、耕地质量建设,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。不断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,并结合治涝工程,狠抓了水利、农业、林业、农机、科技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,加强了对水、路、林、田、村综合治理。如今,走进盘山农村,渠相通、路相连、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旱能灌、涝能排。林木覆盖率逐年提高,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,形成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。

  科技的运用成为盘山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,农业科技项目比比皆是,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,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,大力开展节地、节水、节种、节肥、节药活动。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推广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。农业机械得到有效应用,全县机插秧面积达到15万亩,机插率达14%,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县、国家优质粮工程现代化装备推进项目县、农业部机插秧育苗试点县、全省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。

  调优产业结构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

  今年,盘山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,调优产业结构,发挥产业优势,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,优化农业区域布局。大力实施了“一村一品”工程,以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全县155个行政村,村村立足优势,突出特色,培育自己的主导产品、品牌产品。全县围绕四大主导产业,建设高标准种养殖小区、生产基地,进一步做强优质粮食业、壮大良种畜牧业、发展特色水产业、打造设施蔬菜业。如今,全县百亩以上规模的农业园区达到145个,生猪专业村、棚菜专业村等农产品专业村逐年增加,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,实现了农民增收。在七台子村仅棚菜一项,人均年收入可达4000元。农产品专业村、园区、基地的建设,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,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。

  健全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社会化水平

  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。早在几年前,由于经纪人的作用,高升镇的棚菜实现了与大市场的对接。为不断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,提高其综合素质,盘山县经常邀请省内著名专家授课,提高经纪人预测市场、应对市场的能力,使盘山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一村一名农民经纪人的目标。现在全县有水产、水稻、蔬菜、草莓、花卉、畜禽、特种动物等7大类、83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,农业产业化分工越来越细,农业社会化水平越来越高。

  盘山县还积极发挥农业推广站、土肥站、农广校、农机科研等站所及农村“六站”农业服务“主干线”作用,为农业科学生产保驾护航。为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,各乡镇配备了微机等设备,有38家涉农企业在“爱农网”等农业网站设立了自己的网页。同时该县加强了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建设。由于盘山享有“天下第一河蟹市场”的美誉,盘山河蟹总是以最快的时间出现在全国各地市场上,并出口到日、韩等国家及台湾、香港地区。

 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

  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。 盘山县通过提升壮大、培育发展、引进嫁接等方式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推动产加销一条龙、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。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中,盘山县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带着资金、信息、技术等参与农业开发,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。此外,盘山县还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,逐步由契约联结、服务联结向资产、资本联结方向转变,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。如今,全县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5户,带动农户3.5万户,形成了以利是、柏氏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,以意丰肉联、兴牧肉联为龙头的肉鸡加工产业,以兴隆养殖、后屯合作社为龙头的蛋鸡养殖基地,以吉远种鹅、白羽王种鸽为龙头的畜禽养殖产业。全县有近4万户农民加盟各类龙头企业,占农村总户数的40% ,相当一部分农民足不出村就在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——基地,从事生产,他们手持定单就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。还有一部分农民直接参加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深加工的生产,成为“上班族”。龙头企业的发展,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,为农村工业化、乡村城镇化、城乡一体化,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广告服务
主办单位:四川嘉禾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12182号


川公网安备 51192102000166号